第(2/3)页 李瑁搜遍记忆,也没有找到任何信息。 李林甫神色一窒。 他派系下的官员自然不会看着领导吃瘪,于是纷纷出言。 “你一个小小的秘书监,懂什么国家大事?” “我看你是年老头昏,还是早日告老还乡去吧。” “陛下,不能放过此人。刚刚我一直在注意此人,他对于先帝暴病而亡的说法非常不屑。” “对!此人心怀叵测,定会伺机破坏我大唐江山社稷。” 在众官员的围攻下,老人渐渐感到头晕目眩。 李瑁见他摇摇欲坠,伸起右手。 赵高见此,立刻向前一步,对着众官员大喊:“陛下有令,都别说了!” 众官员立刻鸦雀无声。 大明宫内寂静一片,所有人都望向龙椅。 李瑁心情倒是不错。 没有被刚刚众官员的议论影响。 就算此人不支持自己当皇帝也无所谓,只要不像李宪那样跳出来反对,就不至于胡乱杀人。 就算不杀他,但李瑁也要弄清楚此人为何不支持自己,于是朗声问道。 “殿中何人?你对朕可有意见?你为何反对李相之策?” 殿中安静之后,老人的精神明显好多了。 他先躬身下拜,然后才缓缓开口。 “臣越州贺知章,现任秘书监职司。” 此言一出,李瑁顿时一愣。 万万没想到大殿中间的老人居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诗人。 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 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 唯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 在这些名诗的加成下,李瑁忽然觉得此人顺眼多了。 贺知章却不知李瑁所想,语气依旧不紧不慢。 “臣不敢对殿下不满,只是有几个疑问不吐不快。” “第一,臣懂得为尊者讳的道理。玄宗皇帝宠信宦官奸逆,怠慢政事,酒池肉林,夜夜笙歌,确实很昏庸。殿下既然如此做了,为何不效仿太宗之事呢?” “第二,登基当三辞三让,殿下既没有禀告上天,又没有祭祀宗庙,如何能自称皇帝呢?” “第三,臣听闻此事都因王妃杨氏而起。此女定为妖媚祸国之人,请殿下直接斩之。” “李相所言,必不可施行!” “人无信不立,国无信则穷!” “明年肯定是战乱不断,指望不了秋税。” “到时候还不起钱,丢的还是殿下的面子,以及大唐的信誉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