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关中四大重镇-《奸臣滚开,朕要当千古明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你居然让朕放弃长安道和京畿道的百姓逃跑?”

    “你可知一旦朕离开此处,大唐的膏腴之地将尽陷敌手?”

    “莫非你已经被那逆子买通了?想要陷害朕?”

    直击灵魂的拷问响彻裴宽心头。

    看着老皇帝在暴怒之下那须发皆张的样子,裴宽心中升起一股懊悔之意。

    早知道就不应该提这条建议。

    或者更早的时候,在被高仙芝软禁后,就不应该趁大军厮杀之际逃走。

    裴宽早就打听过了,高仙芝到现在都还没被处死。

    他想着自己当时要是直接投降,说不定还会被李瑁委以重任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裴宽又暗自摇头。

    就算投了李瑁又能怎样?

    等十大节度使的边军杀到,很可能就是兵败身死之时。

    裴宽自认为要比李林甫和萧嵩聪明得多。

    长安城位于关中腹地。

    实乃易守难攻之处。

    可这是建立在手握关中四大重镇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其一,潼关(今陕西渭南地区),乃是东出的必经之路,也是战国时期的函谷关。

    其二,武关,也叫南关(今陕西丹凤县),是关中地区通往南方的大门。韩愈曾有诗云:云横秦岭家何在,雪拥蓝关马不前。从诗而知,可知此地的险要地形。

    其三,大散关(今陕西宝鸡地区),是关中的西大门,也是通往西域的茫茫西行之路。陆游曾写道: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说的便是这条路上的萧瑟与凄凉。

    其四,萧关,是长安西北的要塞,出了萧关就到了突厥地区。历朝历代,这里都是战场前线。“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”就是王维在萧关看到战事紧张的感慨。

    此时,裴宽想到的是,东南西北,四个方向的关卡重镇都是老皇帝的人,李瑁就算是声势再大,也只能在长安城附近闹腾。

    出不了关中,也就翻不了天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把全家都带着,紧跟老皇帝的原因。

    牛仙客见裴宽久久不答话,只能厉声大喝。

    “裴将军,陛下在问你话呢?”

    裴宽这才反应过来,急忙辩解:“陛下,末将的忠心天地可鉴啊!我从来都没有过投靠李瑁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李隆基面色铁青,但还没有老迈昏庸的他,自然知道裴宽现在能依靠的唯一大将。

    稍微调整情绪之后,他才缓缓开口:“反贼不需要你去剿灭。”

    “你只管守好这三座城门,告诉天下百姓,朕还在长安城中就行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