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全军听令,即刻回城!” 在众多士兵不解的目光中,王正见还是下达了回城军令。 烈日之下。 空气异常干燥。 所有人的心中就像是有一团火似的,一点就容易爆炸。 特别是那些脾气暴躁之人,见自家主将面对质疑,居然丝毫不解释,反而要直接撤军,立刻就不干了。 “将军,你倒是给一个解释再走啊!” “对啊,你不给我们一个说法,我们怎么能安心打仗?” “将军,我上有八十老母,下有三岁小儿,我可不想莫名其妙当反贼。” 士兵之中,居然有五六十人站出来唱反调。 在大唐府兵制度下,内地军营可以说是,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将军。 当兵的父死子继,永远都是那一批人。 而将军则是从外地调过来的人,防止地方势力尾大不掉。 王正见自然也是。 他今年才从其他地方升职,调动到潼关担任守捉。 要不是靠着大唐朝廷的威望,他还真指挥不动这些人。 此时,他面对五十多个兵痞子的质疑,居然慌张起来了。 唯唯诺诺地说不出话。 李瑁在远处看见这场景,只想大笑。 潼关守捉王正见,这名字他完全没听说过。 就算拍电视剧,也没出现过此人的名字。 果然不能在史书上留下事件的人,能力真的不怎么样。 机不可失、失不再来,李瑁知道现在是兵不血刃拿下潼关的最好机会,自然不会轻易放过。 “看你们主将的那副样子,你们还不明白吗?” “朕是不是在骗你们,答案都写在你们主将的脸色上。” 此言一出。 潼关守军对于李瑁之前所言,就更信了三分。 他们中胆子大的那批人,纷纷按住腰间长刀,渐渐朝着王正见、李隆基、牛仙客、裴宽四人包围过去。 “活捉反贼者,赏万金。” “朕金口玉言,当着全军将士的面,说出的话,绝对不可能反悔。” 此时,李瑁更是在潼关守军的心中添了一把柴。 在万金的刺激下,大部分士兵的目光都开始变得灼热。 眼看着自己即将成为阶下之囚,李隆基如坠冰窖,全身都没有力气动弹。 “陛下,快走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