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,臣斗胆再问一句,各省的名额是否永久固定?不做改变?” 萧嵩这是在要一个承诺。 李瑁也明白他的意思,回答道:“朕明发诏书,各省的名额一经确定,就不会再减少。” “就算是地方上有人造反,名额也会分给其他家族。” 萧嵩得到皇帝的承诺,顿时喜笑颜开。 一旦等李瑁平定天下,像他家这样的顶级门阀,能获得的名额肯定不少。 他可是第一批主动投靠的大臣。 萧嵩料想李瑁到时候也不会亏待他。 李林甫这时也眼巴巴看着李瑁。 在他们看来,这种制度一旦施行下去,将是新一个九品中正制。 五姓七望发家就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之下。 但经过大唐建立之后,连续上百年的打压,五姓七望已经开始显露颓势。 李林甫想着自己要是能抓住机会,说不定能在大唐建立一个堪比谢家、王家的存在。 萧嵩的想法同样如此。 比起谢家、王家,兰陵萧氏可差远了。 “陛下,名额具体如何分配,现在可有想法?”萧嵩小心地问道。 李林甫也紧跟着说:“早日出了具体方案,臣才能明发天下,争取地方大族的支持啊。” 其实他们两人想的是,早点得知方案,就能早做准备,为家中争取更多名额。 李瑁一眼就看出了他们两人的想法,不徐不疾的说:“朕准备依据明年参加的考生数量来厘定名额。” “凡家族中有四品官员以上者,或者家族中有人曾在大唐担任过二品官职以上者,皆可参与名额分配。” “朕计划,明年科举考试分为两次。” “第一次初选,寒门与高门各选出两千名士子。” “第二次复试,再从寒门士子和高门士子中各录取一百五十人。这些人就已经算通过了考试,获得了进士出身,可以直接去做官了。” “第三次考试,则为殿试,由朕来亲自厘定名次,选出状元,榜眼,探花。” “各个家族的名额就从通过初选的高门士子来厘定。” “比如说萧相的兰陵萧氏,有一百人参加科举考试,但是只有二十人通过,那朕给你们萧氏的名额就是二十个。” 萧嵩听到此处,立刻就发现了皇帝所言和他自己想的不一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