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要等到韩愈写出《原道》之后,儒家才开始得到朝廷的重视。 全文观点鲜明,有破有立,引证今古,从历史发展、社会生活等方面,层层剖析,驳斥佛老之非,论述儒学之是,归结到恢复古道、尊崇儒学的宗旨。 李瑁前世恰巧就读过这篇文章。 重生之后,记忆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,原文的一个个字在此时浮现在脑海中。 李瑁立刻拿起桌案上的毛笔,把整篇文章都写了下来。 正好此时萧嵩也走了进来。 “萧相快过来,看看朕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?”李瑁急忙示意萧嵩别行礼了。 萧嵩自认还是有才学的人。 “博爱之谓仁,行而宜之之谓义,由是而之焉之谓道。” 可是当他拿起文章一念,顿时就惊得下巴大张。 开篇一句,就尽显作者的古文功底,这完全不可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来的啊! 李瑁看着萧嵩脸上的怀疑之色,大怒道:“他王子安二十四岁可以写出《滕王阁序》,朕二十多岁就不能写出这篇《原道》吗?” “臣不敢!” 萧嵩急忙收起怀疑之色,往下看去。 “老子之小仁义,非毁之也,其见者小也。” 念到此处,萧嵩脸色巨变,立刻拜伏在地上。 “陛下,此篇文章万万不可流传出去啊!” “陛下身为太上玄元皇帝的后代,怎么能议论祖宗的是非呢?” “值此板荡之际,天下间观望的藩王不计其数,陛下此文一出,置他们于何地啊?” 萧嵩表面上是在说藩王,实际上是在说李瑁背弃祖宗。 “朕只是给你看啊!” 李瑁见麾下的大臣反应如此之大,也有点意外。 只好收回了那张稿纸,放回了桌案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