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至于身后的五千屯田百姓,他想都没想过这些人的安危。 “大使,敌军在撤退!”衙役指着潼关城兴奋地说道。 杨国忠定睛一看,敌军正互相搀扶着往风陵渡而去。 “大使,我们要不要追?” 这个衙役极为有胆气,满是冻疮的稚嫩脸庞上没有丝毫害怕。 杨国忠摇头怒骂道,“你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吗?追什么追?” “你连个趁手的兵器都没有,居然还想着去打全身铠甲的敌人。” “万一这是敌军的计谋呢?等着我们一进城,敌人的伏兵就冒出来了怎么办?” 杨国忠脸上全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。 他已经按照皇命赶到了潼关,自然不会再去做用生命危险的事情。 就这样。 河东节度使王昱带领攻打潼关剩下的残兵败将,在杨国忠的眼皮子底下,大摇大摆地渡过了黄河。 天黑之时,李瑁才率领北衙四卫赶到。 望着仍在冒着灰烬的潼关,他的心猛然揪了起来。 “杨国忠,潼关现在是否还在我军手中。” 李瑁看着城里面堆满的尸体,心中十分紧张。 如果没有潼关,那关中的东大门将无险可守。 等李隆基召集大军前来,自己绝对不可能幸免。 杨国忠十分镇定地说道,“臣在今早赶到之时,潼关已经落入了敌人手中。” “幸好有臣的五千大军在此地驻扎,敌军才不敢派兵来抵挡陛下。” 李瑁也懒得管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杨国忠。 在观察了潼关半刻钟之后,立刻对麾下的北衙禁军下令。 “全军做好准备,即刻攻城!” 虽然没有见到城上有敌军的身影,但李瑁不能再等了。 再等下去,极有可能风陵渡就有敌人的援军赶来。 城上遍布的尸体说明了,敌人拿下此城的过程也不容易,伤亡一定十分惨重。 想到此处,李瑁连铠甲都来不及穿上,就一马当先奔向潼关。 刚走到关城前,他就看到了城楼上杵刀而立的高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