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反正隔远了,其他人也看不清信封上的字体。 李相亲启! 李瑁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,顿时就懂了魏忠贤的深意。 这封信一定是某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写给李林甫的,而他又不能决断,也不敢走漏消息,所以才让魏忠贤亲自把信带过来。 李瑁接过信件之后,不敢怠慢,立刻朝着城中心走去。 魏忠贤紧随其后。 只在原地留下了数千面面相觑,等到好消息的北衙禁军。 李瑁回到书房后,第一时间就打开了信封。 而魏忠贤则在门口,让所有的侍卫都远离了此处。 “萧炅的胃口可真是大啊,居然连内阁阁臣的位置都看不上,反而还想要郡王的爵位。” 李瑁手持着信件,脸上全是玩味之色。 要知道萧炅平素不好学,曾将“伏腊”读为“伏猎”。 中书侍郎严挺之对张九龄说:“朝中岂容有伏猎侍郎!” 因此萧炅被出为岐州刺史。 李林甫对此大为不满,自然会十分怀恨张九龄和严挺之。 也是后来两方政争不断的原因。 这等不学无术之人居然还想当郡王,李瑁心中全是笑意。 不过,同样不学无术的李林甫都能当首辅,那萧炅想当郡王也不是太离谱。 李林甫执掌吏部时,候选官员严迥的判语中有“杕杜(di)”二字。 杕杜是《诗经》中的篇名,原意是孤生的赤棠树,比喻人孤立无援。 李林甫不认识“杕”字,便问吏部侍郎韦陟:“这里写的‘杖杜’是什么意思?” 韦陟低着头不敢说话。 后人便称李林甫为“杖杜宰相”,以讥讽他才疏学浅。 还有太常少卿姜度是李林甫的表兄弟,他生儿子时,李林甫手书贺函表示庆贺,上写:“闻有弄獐之庆。” 古时将生男称为“弄璋”,意思是男孩长大以后执璋(玉器)为王侯。 李林甫却把“弄璋”错写为“弄獐”,满堂宾客无不掩口失笑。 后人也因此称李林甫为“弄獐宰相”。 第(3/3)页